网页制作部分有效教学的研究 在新一轮的信息技术课程改革与学校变革中,一度以传授FRONTPAGE网站建设技术技巧的网站建设部分内容的教学将产生什么样的变化?如何在课堂教学中有机结合学生的主体性与教师的主导性以使该部分教学活动实现技术与人文的最优化传递?本文就笔者历经的多次中学信息技术网站建设部分的教学活动及其方式方法进行了分析思考,提出了“学生的网站,我的课堂”的教学实践观点。笔者在具体的实践过程中又是基于什么样的考虑而采用“学生的网站,我的课堂”的教学过程的?
1982年,国家教委决定在5所大学的附属中学(高中)进行中学计算机教育实验,由此开始了我国中小学计算机(信息技术)普及教育的历程。1997年国务院信息化工作领导小组提出国家信息化建设24字方针:“统筹规划,国家主导;统一标准,联合建设;互联互通,资源共享”。中学信息技术教学由于非常典型地结合了技术与人文两大方面,故而一向被其它学科所没有的一个问题所困扰:教学中技术部分与人文部分有效统一的问题。该问题反映到网站建设部分的教学活动中极重要的一点就是:学生主动学会独立创建个人网站的能力与教师将技术操作与相应知识点教会学生的程度(即学生被动模仿网站)及所占课堂时间的比例及分配问题。 2007年秋,江苏省开始在中学实施信息技术新课程改革。此时,这个问题再一次明明白白地摆在了我们的面前。在平时的教学活动中,笔者多次担任了网络与网站建设部分的教学任务。我抓住此机会就网站建设部分的教学方法与方案进行了再次的思考与探索。以下是本人教学实践的三个方面的记录:(一)、网站建设教学之常用三种方法比较;(二)、网站建设教学之我的新实践;(三)、网站建设之我的困惑。 一、网站建设教学之常用方法比较 笔者在进行实验性教学之前,先对之前常用的各类网站建设教学方法进行了比较及适用情况的分析: (一)、照书建站 即采用书本上的提供的样例,参照书本及教学大纲上要求的知识点开展教学活动。对于第一次接触教材且缺少相应教学经验的人而言,此方法是比较保守且安全有效(易完成教学任务,教学活动中出现知识点偏离等不成功的风险相对较小)的一种教学方法。比如,以前的教材为教师与学生从初识FRONTPAGE开始设置了一个主题网站的创建设全过程。在采用“照书建站”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只需对教科书上已有的内容进行一定的加工,网站建设的具体细节与知识点进行适当扩充与详实即可,学生可以按教学进度建设网站也可直接按教材进度创建个人网站,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实现自主学习,同时制作网站的素材与样张是光盘或书本上提供的现成的,免去了学生收集个性化素材时可能存在的种种问题(例如:时间不易掌控、进度不一致,甚至有人收集失败等)。 此方法的不足之处也是比较明显的,首当其冲的是不能很好的引起学生学习的好奇心、兴趣与积极性,易产生不良情绪,如:因为书上有全套的制作过程、样例,对于教师的设疑等学生缺乏独立思考的意识,对独立思考与回答问题的同学的积极性也易形成一定的打击;再者部分学生会认为教师只会按照书本进行教学而对教师的教学能力产生怀疑乃至影响教学秩序等等;其次,“照书建站”的方法也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教师的教法,影响了教师独立思考,此时教师往往因书本的原因而会忽略一些在现实生活中有用或重要的知识点以及其广度与深度。最后,该方法永远也不能解决的是“理论与实际”、“样例与生活”相互融合的问题,不仅有学生会怀疑其学习该部分内容的目的,教师也很难在学生面前清清楚楚呈现这部分知识在现实生活中何时何种情况下使用。这种教学方法也不可能形成学生个性鲜明而独立的网站作品。首页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尾页 1/4/4 WORD格式全文下载链接(充值:元) 网页制作部分有效教学的研究(一)......
首页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尾页 1/4/4
WORD格式全文下载链接(充值: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