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统化方法模型在信息技术教学设计中的运用 【摘要】 教学系统化设计思想是将教学看成一个系统化的过程,这个系统的目的是促进学习,系统的要素有学生、教师、教学材料和学习环境等等,而教学过程的每个要素都担当重要的角色。迪克-凯里模式是建立在学习理论和教学理论基础上的教学设计模式,我们不能对迪克-凯里模机械地盲目套用,而应该根据具体的教学内容来具体操作。《数字化图像的简单合成》这节课采用了迪克-凯里模型系统化的方法进行了教学设计,根据新课程理念,从表达信息的需求出发,介绍运用Photoshop合成图像的相关知识与技能,以制作图像作品为例引领学生经历创作图像作品的实践。 【关键词】系统化 教学系统设计 迪克—凯里模式
一、教学系统化设计 传统的教学过程包括教师、学生和教材,教学就是教师从教材中提取知识,灌输到学生的脑中,使学生能在考试中顺利从大脑提取、再现所学知识。教师在更多考虑的是自己该怎样教,挖好一个个陷阱让学生往里跳,以“教”代“学”,用教师的思维代替了学生的思维。在这个模式下,改进教学,就是改进教师,如提高教师的专业知识水平。 教学系统化设计思想是将教学看成一个系统化的过程,这个系统的目的是促进学习,系统的要素有学生、教师、教学材料和学习环境等等,而教学过程的每个要素都担当重要的角色。典型的系统化方法模型包括了教学的分析、设计、开发、实施和评价五个环节。但对于教学设计而言,不存在唯一的系统化方法模型,迪克-凯里模型综合了行为主义、认知主义和构建主义的思想,成为近几十年来其中一种主流的理论。
二、迪克—凯里模式 迪克-凯里模式是建立在学习理论和教学理论基础上的教学设计模式,最大的特点是很接近教师的实际教学,即在课程规定的教学内容、教学目标的条件下,研究如何传递教学信息。这个模式的步骤和环节比较符合教师的实际教学情况,贴近实际教学,比较具体详细。每个步骤和环节相互关联,呈非线性特征,具有开放性。 (一)评价需求以确定教学目标 该模型的第一步是要确定学习者在完成学习后,希望他们能够做什么。教学目的是学习者在接受教学后可以做到的行为的清晰描述。这是教学设计过程中最关键的,如果教学目的确定得不合适就不能达到教学设计的真正意图。首先要进修需要分析,明确问题所在及造成问题的原因,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 (二)进行教学分析 教学设计的主要目的是要确定教学应该包含的技能和知识。在开始教学之前,学生应该具备的技能、知识和态度,称为入门技能。通过教学,学生最终要掌握的技能、知识和态度,称为从属技能。教学分析的过程包括入门技能和从属技能的分析与确定。 (三)分析学生和学习环境 分析学生的学习动机、已有知识、学习偏好、学习态度等。学习环境,是指供学习者学习的外部条件。狭义地讲,就学生的学习环境可分为学校学习环境、家庭学习环境和社会学习环境。①包括影响学生学习的因素、影响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学习目的的氛围等。 (四)开发教学策略 首页 上一页 1 2 3 4 5 下一页 尾页 1/5/5 WORD格式全文下载链接(充值:元) 系统化方法模型在信息技术教学设计中的运用(一)......
首页 上一页 1 2 3 4 5 下一页 尾页 1/5/5
WORD格式全文下载链接(充值: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