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教育管理原创毕业论文
|
教育管理论文范文
|
教育管理论文下载
|
教育管理原创论文
|
现代教育技术论文
|
体育教育论文
|
免费教育论文
|
全站搜索
原创毕业论文 →
教育管理专业原创毕业论文
现成毕业论文范文 →
教育管理专业毕业论文范文
当前位置:
教育论文网
->
免费教育论文
-> 春风化雨 润物无声——也谈信息技术课堂上的情感教育(二)
春风化雨 润物无声——也谈信息技术课堂上的情感教育(二)
本文ID:LW11219
春风化雨 润物无声——也谈信息技术课堂上的情感教育(二)
生:体现自己的个性、表达自己的心情、宣传环保……
师:每个人的喜好不同,因此公用的电脑,为了方便大家使用,最好不改桌面。现在我们将桌面还原,做一个文明的使用者。
学生还原桌面设置。
[分析]从上面这则案例来看,这位教师对情感态度价值观这一目标的落实非常巧妙。这堂课教师在最后这一个环节的设计,既是对本节课学生操作技能的一个巩固,也巧妙地将“如何做一个文明的电脑使用者”这一个观念传达给学生,可谓一举两得。爱护公物、做一个文明的网络使用者,思想情感的教育就在老师这一番看似轻描淡写的话语中“润物细无声”。良好的信息素养就应该是在这样点点滴滴的日常教学之中慢慢渗透和形成的。但是在实际教学课堂上,我们也时常会听到一些为了达到情感教育的目标而进行的思想教育,生硬的、牵强的说教反而有画蛇添足之嫌。
创设情境要为学生学习提供认知起点,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我们强调在教学中应当创设真实情境以利于学生感知。因此教学情境的创设以谈话交流开篇,可以借助声音、视频等与学习内容匹配的情境来渲染气氛,利用多媒体技术进行生动的情景的创设,让学生在最贴近的生活情境中感知体验。能引起学生情感共鸣的情境是我们应该努力创设和提倡的。像以上三则案例,能够诱发出学生相应的情感的情境,就是我们该努力创设去提供给学生的。而能如此不着痕迹的“润物”过程是很值得我们执教者花费时间和心思的。
策略二:过程参与,体验情感
现代教育不仅关心人是否有知识,更关心人是否有体验。人是否有体验,又体验到了什么。我们越来越重视在过程中体验,在体验中收获。
关注学生主体性体验,已经被越来越多的老师所关注。例如,《装扮桌面》这堂课,知识技能目标是让学生学会桌面背景的设置。那么情感态度价值观的目标还可以怎么设立呢?另一位老师是这样做的:
[案例4](三下《装扮桌面》)
在讲解图片显示位置的时候,老师准备了三张大小不同的图片给学生尝试操作。学生在自己的机子上先尝试,有部分学生在设置的时候发现图片的大小对桌面设置的效果是有影响的。这时候,老师再指名学生操作演示。学生演示的每一步,老师都问,为什么选这张图片?不合适的话,改什么方式?学生因为在尝试操作中有足够的体验,因此,很快就解决了“图片太小,平铺会模糊,居中没有满屏显示;图片太大,居中不能显示全部”等问题。而其他同学也在观看和倾听的同时,明确了知识点。
[分析]这位教师采用的教学方式,是以学生的体验学习为载体,在学生体验的基础上再提炼知识点。在整个过程中,学生学得很主动,学习效果也是明显的。
任何学习本身就是一个过程,教师应当注重教学过程的展开和学生的全程参与。新课标强调,课堂学习应该是学生在“不会”到“会”、从“不知道”到“知道”的过程性中体验情感,养成良好的信息素养。通过参与教学过程的每个环节、每个步骤,使学生能够感知和体验。只注重结果而忽视过程的情感教育,是全然行不通的。
策略三:言传身教,落实情感
在信息技术学科中,教师自身信息素养和道德习惯的优劣直接影响学生信息素养和信息道德的养成。我们习惯于对学生滔滔不绝进行“言传”,而忽视“身教”这一最有效的途径。实际上,信息技术学科本位的一些意志品质与道德素养养成,也只有教师的“身教”才能把那些抽象的情感目标具体化,变成活生生的现实榜样,让学生体悟并内化为自身的情感价值观。
[案例5](蒲鞋市小学范玮玮老师执教三年级下册《遣词造句》)
看老师的句子,跟你刚才输入的有什么不同?
生:老师的有句号。
生:老师的字比较粗,比较大。
师:对,老师改变了字的字体和字号。
师:谁愿意来试一下。学生尝试。
师演示,不选中的情况下对字体、字号进行操作。怎么回事?
生:要动一下。
师:怎么动一下?
师:同学们的修辞真有意思,老师来规范一下,(师操作选中)这叫“选中”。你们也试一下。
[案例6](五上《回顾多彩生活》)
师:我们发现存放照片文件夹中有很多照片,看起来很乱,有什么好办法让人一看就知道存放了哪些照片呢?
生:分开几个文件夹存放。
师:谁能指挥老师操作?
生:在ACDSee浏览窗口中新建文件夹(师按照学生说的步骤去新建文件夹。)
师:新建了一个文件夹,你打算存放哪些照片?
生:把风景照先放进去。
师:好的,我们先给这个文件夹重命名为“风景照”,然后把风景照都选中并移动到这个文件夹中。(师边操作边说明。)
[分析]三年级是学生学习信息技术的初始阶段,由于学生接触电脑不久,常常不知道怎么表达自己的发现,使用一些不够规范的用语,如案例5中学生的回答“老师的字比较粗,比较大”,“要动一下”等等。当学生第一次出现这种表达的时候,教师自己如果没有良好的规范用语习惯,可能会忽视去纠正学生的这些用语。没有及时进行规范用语指导,那么学生今后也可能会习惯于用自己的方式来表达,不知也不会用规范的方式来表达。
信息技术操作过程中规范的不仅仅是语言,还有一些操作习惯,像[案例6]中“新建文件夹及重命名”老师的示范操作,看似平常,但教师每一步规范的操作都给学生起了正确的示范。如果教师自己没有严格依照规范去操作,新建了几个文件夹却随便输入“1”、“2”等数字来重命名,这样虽然也能完成文件分类任务,却给学生留下分类随意的不良示范,不利于学生养成良好操作习惯。
这些规范用语和操作,都是信息技术学科本身内在的东西。它很难用量化的标准去衡量,但是却是最最基本的信息素养之一。通过教师的“言传”+“身教”,将潜移默化影响学生养成这种信息素养,从而落实三维目标中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总之,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在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的制订和落实中,绝不能包办学生的想法与做法。所以我们说,让情感教育如无声的春雨浸润到学生的心灵,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领悟情感、体验情感从而陶冶情操。情感教育目标的设计和落实就应该“春风化雨,润物无声”,这样才能体现情感教育的价值,这样才能体现以生为本的教育理念。
[参考文献]
1. 《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指导纲要(试行)》
2. 《新课程三维目标的解读与整合策略》杨钦芬
3. 《中国信息技术教育》——在研究中用心做教育
4. 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论坛——《浅谈如何在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培养学生的信息能力》
首页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尾页
2
/2/2
WORD格式全文下载链接
(充值:元)
春风化雨 润物无声——也谈信息技术课堂上的情感教育(二)
......
本论文《
春风化雨 润物无声——也谈信息技术课堂上的情感教育(二)
》在
免费教育论文
栏目,由
教育论文网
整理,转载请注明来源 www.jylunwen.top 更多论文,请点
教育论文
查看
上一篇
:
浅谈新课标下高中信息课堂任务设..
下一篇
:
谈小学信息技术课中情境创设存在..
点击查看关于
春风化雨
无声
信息技术
课堂
情感
教育
的相关论文题目
【
返回顶部
】
相关栏目
教育管理原创论文
教育管理论文下载
现代教育技术
体育教育论文
免费教育论文
教育管理论文范文
教育管理原创毕业论文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