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教育管理原创毕业论文
|
教育管理论文范文
|
教育管理论文下载
|
教育管理原创论文
|
现代教育技术论文
|
体育教育论文
|
免费教育论文
|
全站搜索
原创毕业论文 →
教育管理专业原创毕业论文
现成毕业论文范文 →
教育管理专业毕业论文范文
当前位置:
教育论文网
->
免费教育论文
-> 透过学生课堂表情,反思情境创设的有效性(二)
透过学生课堂表情,反思情境创设的有效性(二)
首页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尾页
2
/2/2
嘻哈打闹型——重视趣味,忽视目标的情境
案例:在一次市研讨课中,授课内容是“算法及其实现”教学单元中的第一课。有位老师首先展示从自己学校到授课班级所在学校的具体行进路线图和导航路线,以此作为情境的导入,然后请学生说出从自己家里出发到学校的路线。老师的设计意图是让学生用自然语言描述算法。结果学生饶有兴趣的讲述自己的行进路线,课堂气氛非常活跃。但是授课老师没有很好的引导和归纳,使得学生根本不知道自己描述的就是“算法”。
接着,授课教师又让学生玩农夫过河的游戏。学生依然兴趣盎然,但是浑然不觉老师的设计意图是让他们通过游戏的方式感受解决问题的“算法”。紧接着这位教师又出示了一个可爱的熊猫卡通热水袋,让学生做一个猜价格游戏,并宣布谁最快猜中价格就把这个热水袋当作礼物送给他(她)。结果学生情绪高涨,争先恐后地竞猜,乐在其中。然而,学生快乐的进行猜价格游戏后,并没有体会到这是老师让他们感受算法带来的益处。
这节课中的行进路线图、农夫过河和猜价格游戏,是三个趣味性较强的教学情境,学生的参与度很高,课堂气氛异常活跃,但授课教师在实际教学中,只注重了让学生“玩”的表面热闹,根本没有使学生对解决该问题引发深入的思考,学生表情过于轻松。教师没有及时引导学生回归到教学目标上来,使得整节课都被学生嘻哈热闹所占据,热闹过后学生竟没有实质意义上的学习。并且在一节课中过多地引入互不相干的情境,容易分散学生的注意力,也不利于学生的学习。
创设教学情境应分析当学生身处该情境时,学生是否会产生与该学习内容相关的各种预期的心理感受(如好奇、联想、疑问、矛盾、向往),学生会做些怎样的与学习内容相关的事情,会说些怎样的话,会问些怎样的问题。当这些心理感受、行为、言语反映的特征能说明学生探究学习时,所创设的情境才是可行的、必需的。创设一种宽松、愉悦的情境,营造一种生动有趣的、具有吸引力的学习背景,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与动机,从而提高教学质量是我们努力的方向。但是情境的创设不能只图表面上的热闹,而是要让学生在兴趣的情感下完成相应知识的学习,掌握教学目标所指向的知识点。如果“趣味”情境弱化甚至干扰了信息技术知识的学习,那么这些的情境设计或教学方法是不可取的。让情境设计回归于为教学服务,提高教学质量这才是我们的教学目标。
情绪直下型——虎头蛇尾的情境
在有些课堂上存在这样的一个现象:教师一开始创设了一个极具“诱惑力”的情境,学生注意力一下子被集中了起来。可是教师“钓鱼式”地引出问题后,就将有趣的“情境”抛在一边,直接回到枯燥的“问题”解决上了。有的情境甚至与问题解决并没有实质上的关联。在课堂上,很明显的可以看到学生脸上的表情从兴奋慢慢变成了麻木甚至紧锁起眉头。
案例:在一次省优质课评比的“多媒体合成”教学一课中,有位教师用神秘的“魔术”作为情境导入。首先,授课老师用幻灯片出示关键词“台湾·春晚·红人·魔术师”,让学生猜是谁?学生不约而同地、大声地喊出“刘谦”。这时老师说:我们今天也来做一个魔术,请大家拿出键盘下的信封,看看里面是什么?(课前预先在每台电脑键盘下放了一个信封)。学生噼叻啪啦掀起键盘,果然发现下面有一个信封,打开一看,原来是两根橡皮筋。学生都被这个带有神秘色彩的课堂导入所吸引,每个学生的脸上表情都是好奇和兴奋,蠢蠢欲试。接着教师把这个魔术做了一遍,可是学生没看出名堂。教师乘机提出这样的情况下需要素材的帮助,然后引出用Flash来完成这种多媒体素材的制作,开始了正规的授课。
这时,许多学生不情愿地放下了手中的橡皮筋。接下去教师先复习添加场景、图层等的操作,然后根据任务完成场景内容的编辑与制作,按部就班,枯燥无味,随着内容的深入,学生的兴趣慢慢地流失,到下课的时候眉头已紧紧地锁着。因为后来老师再也没有拿起橡皮筋,当然最终没有一个学生知道这个魔术的奥秘,也没有一个学生明白这节课与魔术有什么关系。就如有位听课老师所评:学生最开心的就是拿着橡皮筋的那一刻,除此之外都是紧锁着眉头。
情境的创设是为学生的进一步探究服务,是为了激起学生探究的欲望。情境创设的重点不是为了求新求奇而钓鱼式创设一个情境,更不是为了显示教师的花样思维。在情境教学中,要“激趣”更要“维趣”。仅仅是“情境”其前,“灌输”其后,实际上也是对“情境教学”的一个错误理解。
情境教学是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有目的地引入或创设具有一定情绪色彩的、以形象为主体的生动具体的场景,以引起学生一定的态度体验,从而帮助学生理解教材,并使学生的心理机能能得到发展的教学方法。高中新课程实施以来,教学发生最大的变化是教师知道情境创设给教学带来的作用,并学会了创设情境。教师创设的情境充满教师思维的火花及智慧。但是,如果创设的情境运用到课堂教学中,让学生的表情是麻木、痛苦的,课堂效果是不尽人意的,那我们就要进行反思了。我们为什么要创设情境?要创设什么样的情境?“情境”仅仅是为了给教学“包装”一下,给传统教学加点“味精”吗?我想这绝对不是我们开展情境教学的目的。
创设教学情境不是为了赶时髦,避免搞形式主义,要克服随意性、盲目性和虚拟性,尽可能做到情境的真实性、接受性、趣味性、挑战性和全程性。通过学生的课堂表情、学习效果来不断反思自己创设情境的有效性。本着服务于每一个学生,服务于课堂教学这一宗旨,紧密联系学生生活实际,提高学生学习兴趣,促进学生探索、理解学习内容,使教学情境成为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有效载体。
【参考文献】1、《普通高中技术课程标准(实验)》
2、《关于创设教学情境的误区与思考》 江苏省靖江市新桥镇礼士小学 朱咏梅
首页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尾页
2
/2/2
透过学生课堂表情,反思情境创设的有效性(二)
......
相关论文
上一篇
:
让课堂预设与生成和谐相生——对..
下一篇
:
[教学论文]初中信息技术理论课教..
Tags:
透过
学生
课堂
表情
反思
情境
创设
有效性
【
返回顶部
】
相关栏目
教育管理原创论文
教育管理论文下载
现代教育技术
体育教育论文
免费教育论文
教育管理论文范文
教育管理原创毕业论文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