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尾页 2/2/2
四、软件平台搭建:爱就要提高学生学习成就感 机房安全性、健康性满足了学生最基本的生理和安全上的需求,自由组合和人才调剂式的分组,又满足了学生归属感和交流沟通的需要。在这些低层和中层需求满足的时候较高一层的需要便会占据主导地位,支配个体的行为,所以笔者认为,机房中更需要优化和创新学生学习与评价的平台,提高学生的学习成就感,满足学生自我价值实现的需要。 建立文件保存平台 在机房中如何保存学生的作品一直是机房管理的难题,一方面,学生机要遭受木马的攻击、侵扰,则逼迫信息技术教师对学生机进行硬盘的还原保护,这种保护方式会导致学生建立的文件会由于学生机的重启而丢失。另一方面,如果学生的作品如果没有保存,可能会影响下一节的连贯学习,也会大大挫伤学生创作作品的积极性,降低对信息技术学科学习的认可度和成就感。因此建立一个学生作品保存平台至关重要,并且这个平台要便于学生作品上传、取回、检索、分享和评价。因此笔者把教师机作为学生作品保存的服务器,借助“蓝海电子教室”软件和局域网共享功能,搭建了一个简单易行的综合性平台。教师在课前通过“班级设置”功能设置好班级和每个学生的姓名。这样学生可以通过学生机的客户端的“上传作业”功能上传文件。学生也可以通过“取回作业”功能取回自己的文件,如图三。 图三:蓝海电子教室软件的班级作业管理界面截图 开通保存温馨提示 小学生的信息技术学习以作品创作为主。在日常教学中,小学生作品创作常常忽视保存环节。具体表现在,经常性忘记保存的占46%,经常性不随时保存的占67%,保存时文件取名和存放不规范的占73 %。没有作品的保存积累,也就难有学习成果积累的成就体验。为提高学生的保存意识,养成及时保存、规范保存的习惯,笔者采取了以下二个策略。第一个策略是,利用学生每次开机均看Windows桌面的习惯,用一个自定义图片代替Windows开机画面。在自定义图片选择较为视觉简洁、舒适的一个背景图片,制作一个“文件”形象的卡通图片,并添加醒目文字:如果您想留下我,请随时把我保存在桌面上。如果您想以后找到我,请取好我的名字并上传。第二个策略是,动态提醒。每次课堂教学进入学生作品创作环节时,笔者就在教师机端悄悄通过通知功能,提醒学生做好文件的规范命名和保存。在学生机端则会弹出一个浮动窗口,显示相关提示后,若干秒后自动消失。 这二个策略在课堂教学应用后,学生的保存习惯有了较大改观,具备有难度系数的作品创作,能收集学生作品的数量从 65 %,提高到88 %,文件命名规范程度从 23%,提高83 %,效果显著。文件保存成功率提高后,学生创作作品的积极性也不断提高,对信息技术学科学习的认可度和成就感也在不断提升。 提供自助学习资料 每节课的教学虽然是同一份教学设计,但真正的课堂往往统一的教学内容和教学环节下生成多个复杂的学生进度,出现各不相同的个性化学习。不同学习进度的学生常会遭遇各不相同的学习问题,不同个性学习的学生常会有不同的教学方式,作为教师应学会借势用力,因材施教。在实际教学中,笔者做法是在备课时为每一课设计好学习材料、作品范例图和知识点帮助列表,一学期的资料制作成一个Web站点,并将该学习站点添加到学生机的收藏夹,在学生遇有困难时可方便一键呼出本课想要的各种资料,避免了教后询问的心理尴尬,轻松解决学习阻力。 机房细节的打造,其实是就是学习环境的创设问题。机房学习环境的创设对学生的信息技术学习及成长而言,举足轻重。细节中可见教师的教学经验和教学智慧,细中可见教育对于学生、对于教育的爱。机房环境的细节只可以例举,却很难穷举,但细节打造的原则和出发点却是始终如一,那就是“爱学生就满足他的需求,爱学生就让学生赢得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