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教育管理原创毕业论文
|
教育管理论文范文
|
教育管理论文下载
|
教育管理原创论文
|
现代教育技术论文
|
体育教育论文
|
免费教育论文
|
全站搜索
原创毕业论文 →
教育管理专业原创毕业论文
现成毕业论文范文 →
教育管理专业毕业论文范文
当前位置:
教育论文网
->
免费教育论文
-> [教学资源]基于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CAI课件学习动机激发策略 (二)
[教学资源]基于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CAI课件学习动机激发策略 (二)
首页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尾页
2
/2/2
在CAI中实现熟练维持水平的基本技术是通过周期性的复习与操练。在课件中安排复习是非常关键的。在一些CAI中学生好象迅速掌握了技能,但忘得也快,这不是CAI的过错,而是课件设计不周所致。在熟练维持阶段常用的复习操练与流畅建立中的操练相似,所有的操练都提供反复练习,但也有许多区别,保持操练的目的是为了复习,而流畅操练是为了改善尚且稚嫩的技能。复习操练应该使用学生在获得、流畅建立、泛化阶段用过的许多正例和反例,并且包括不同难度水平的练习。在复习操练中,不需要在每个反应后给予反馈,因为学生进人复习操练时在某种程度上已达到精确水平,如果再进行太多不必要的反馈,学习者反到觉得罗嗦,影响他们的学习动机。
三、学生控制策略
学生控制就是让他们自主学习,自主地控制学习环境,学习次序和学习对象。在关于学生控制问题上,行为主义的CAI设计与建构主义设计大相径庭。基于行为主义的CAI是计算机主导的,伴随小步子、较多的操练和反馈,在教学和测试环节中具有几乎相同的元素。基于这样的设计,学习更表现为“近迁移”。这种学习类型在我们的学校里被广泛采用,相应的结果是“成绩”。与此相反,基于建构主义的CAI允许学生控制学习过程的方向。这种教学适于高难度水平和大知识量的情况,更加表现为“远迁移”。由于这种类型的学习者控制经验,相应的结果是长期的成绩和持续的学习动机。
在CAI系统中为学生提供适当的控制手段,使他们能够控制内容覆盖范围、学习的深度、知识表示媒体的类型、所花的学习时间等,有助于锻炼学生的自律能力和增强持久学习动机。当交互性学习系统中学生控制得到实现时,其益处反映在学生自律能力和持久动机得到增强,当学生获得自律经验时,这种经验不仅可增强持久动机,还可转化为对其它情景的控制能力,同样,当交互性系统激发起学习动机时,学生的兴奋和对学习的兴趣对他们控制与管理自己学习的能力有积极影响,并有其它多方益处。
四、提问及反馈策略
1.创设新颖的问题情境
建构主义中很重要的一个环节是情景创设。另人欣慰的是与传统教学相比,在把握学生心理的前提下,CAI在创设问题情境,调动学生参与教学的兴趣和注意力,激发和维持学习动机更加有效。所谓问题情境,指的是一种具有一定难度,需要学生努力克服(寻找达到目标的途径),而又是力所能及的学习情境(学习任务)。事实表明,任何学习的愿望,总是在一定的情境中发生的。问题情境具有强大的吸引力,而对学习需要具有强烈的激发作用。大量的证明早已肯定了如下说法:当感性输人和现有认识结构之间具有中等程度的不符合时,兴趣最大。当已有图式(认知结构)和新的经验既具有和谐的也具有不和谐的因素时,这种不平衡性就引起克服不和谐性的努力而使其建立起新的平衡。问题情境的创设,多以提问或作业的方式给出,既可从新旧教材的联系方面引进,也可以从学生的日常经验给出。例如,在教乘法运算时,给出学生加法的叙述题,如两个3是几?三个3是几?九个3是几?最后提出一百个3是几?对于最后一个问题,可提示学生有没有简便算法,然后给出答案,有简便算法,它叫乘法运算。而究竟多大难度的问题可以最大限度的激发学习者动机呢,根据心理学家阿特金森的研究,当实现目标的可能性是50%时,主体的反应强度最大。另外,对高成就动机者和低成就动机者,情况稍有不同。高成就动机者的反应倾向最大值低于实现目标可能性的50%,低成就动机者反之。创设问题情境,一方面要求教师熟悉教材,在课件的问题提出上注意新旧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另一方面,教师还应了解学生的已有的认知结构既要在新知识和学生已有水平之间形成一个适当的跨度,按照维果茨基的理论,就是以学生的最近发展区为宜。
2.非固定性反馈,增强学习者的成就感和自信心
反馈是课件中影响学习成绩及激发和保持学习动机最重要的因素。反馈,是指通过与其他个体因素的比较来管理和控制自我调节过程或学习过程,并适时改变思维活动的一种内部心理状态,它对动机行为的表现有重要影响。在CAI学习中,学习者在回答计算机的问题后,计算机要给出有针对性的判定后指导信息。在CAI界曾经有一种普遍的观点,认为反馈必须及时,不及时的反馈是低效的,甚至对学习起阻碍作用。事实并不尽然,有研究表明在技能获得阶段,即时反馈与延时反馈都同样能促进学习,况且在促进长时记忆保持方面,延时反馈的效果甚于即时反馈。有关开发教学反馈的建议大多是经验之谈,我们将这些建议分为三类:
(1)一般性考虑
有效的反馈应该是应答特定的,它提供的信息是专门针对学习者错误的,从而使学习者有机会纠正误解。将反馈信息放在学生输人信息下方,或与之靠近,以引起学习者的注意。在视觉上同时呈现问题、学生的回答和反馈信息。通过高亮度、特殊字体、颜色变换等技术将学生的注意力吸引到重要的反馈信息上。在一段或一组应答结束后应提供概括性的反馈。
(2)正答后的反馈
如果回答正确,只给出一个简短的证实信息作为反馈。如果学生对某一问题作出了正确回答,我们一般认为他己掌握了这一问题,此时,详尽的反馈信息是不必要的。当然为好成绩(或进步)应该给予奖励。除分数外,它们还可包括物质奖励与精神奖励。就象在游戏中设定等级一样,使完成一定任务的学生得到一定的课件中的自由操作权利等,或者在一项学习任务完成后,播放一支优美的音乐等。
(3)错答后的反馈
首先应该对错误应答进行说明,并就发生的错误进行直接补救。CAI如采用一对一的个别教学方式,学生与电脑在相对封闭性的环境中学习,即使学习失败或进度缓慢,也不致丢脸,这对个性内向害羞的学生,可大大的减轻心理压力。出于这层心理因素的考虑,在对中等程度以下的学生进行个别化的补救性教学就显得尤为必要。
五、对学习结果的归因策略
依据维纳的成就动机归因理论,人们对自己行为结果的归因有下列六项因素:能力、努力、问题难度、运气、身心状况、别人反应。其中能力、努力、身心状况来源于个人内部,称内部因素。问题难度、运气、别人反应这样三个因素均来源于个人外部,称外在因素。主体对自己行为的归因,不只是解释了以往的行为结果,更重要的是对以后行为结果的期待产生影响。主体在控制方面如何归因,则较多受主体人格的影响。当低成就动机者在作业中失败时,如果引导他们把原因归于外部,将大大减轻他们情绪上的不良反应,而且会提高以后的作业成绩,而对高成就动机者,如果把原因归于外部,反而阻碍他们积极性的发挥。很多学生都把失败归于自己能力差,就会产生“获得性失助”,即认为自己无论怎样努力也不可能避免失败,获得成功。于是,对于学生错误回答的预期及非预期性反馈就显的十分重要。把失败的原因归之于努力不足、缺乏知识或方法错误,要胜过归罪于缺乏能力。
六、结论
以上浅谈了在建构主义教学理论指导下CAI课件的动机激发策略,需要说明的是课件安排好动机激发策略,能代表建构主义的学习特征,既适用于课堂教学,又可用于个别化教学。当然,如此分类只是侧重于同课件学习使用中的每个步骤及各对象吻合,以便在设计课件时有所参照。需要注意的是,以上所列的种种策略其实是彼此紧密结合的,在课件设计中要以格式塔的观点来对待这个问题。同时,切忌激励动机的尝试被滥用,而任何特定的教学手段如果被过于频繁地使用都会丧失它的有效性。所以在具体课件的设计中还应该因地制宜,因材施教。
【参考文献】
[1]陈青,乌美娜 从抛锚教学看情境学习观点对教学及教学设计的启示[J],中国电化教育,1999.4
[2]冯忠良 结构化与定向化教学心理学原理 [M] XX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
[3]何克抗 计算机辅助教育 [M].高等教育出版社
[4]祝智庭 CAI的教学策略设计 2002.8.6
[5]李维明 CAI的心理学问题初探.http://www.pep_com, en/200406/ca475699.htm, 2003.6,5
资源评价:目前,学生学习动机的激发是教学中存在的严峻问题之一,因为学生的学习动机是否被激发从一定程度上决定了学生的学习成绩和教学的效果。而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强调以学生为中心,要求学生由外部刺激的被动接受者和知识的灌输对象转变为信息加工的主体、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者。本文的作者结合自己的实际教学工作,运用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教学设计原理和教育心理学原理,对CAI课件在教学活动中的动机激发进行尝试性的设计和探讨。系统分析了从目标确立和内容展示、学习水平、学生控制、提问及反馈、对学习结果归因等诸多方面进行策略设计的可行性,对于CAI课件的设计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首页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尾页
2
/2/2
[教学资源]基于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CAI课件学习动机激发策略 (二)
......
相关论文
上一篇
:
[教学资源]基于网格的分布式教育..
下一篇
:
[教学资源]活动教学研究述评
Tags:
教学资源
基于
建构
主义
学习
理论
CAI
课件
动机
激发
策略
【
返回顶部
】
相关栏目
教育管理原创论文
教育管理论文下载
现代教育技术
体育教育论文
免费教育论文
教育管理论文范文
教育管理原创毕业论文
联系方式